Jockey Club "Learning By Doing" Academy
  • 主頁
  • 什麼是「感.創.做」(LBD)?
  • 為什麼要「感.創.做」(LBD) ?
  • 關於計劃
  • 「感.創.做」實況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家長教育
      • 學生課堂實況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2016 - 2017 >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教師發展營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2017 - 2018 >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展示日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感.創.做」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2018 - 2019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老師鬆一鬆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LBD 教師發展日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資源
    • 2019-2022 >
      • LBD Teacher's Guide
      • 動手學開展教材套 LBD Starter Pack
    • 2016-2019 >
      • 2018-19 LBD 通訊內容
      • 2017-18 LBD 通訊內容
      • 2016-17 自造課學習內容
      • 2016-17 閱讀課學習內容
      • 2016-17 遊戲時間
  • 書籍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計劃內容

點擊下圖以了解更多:

  願景

任務

        目標

緣起 

​培育孩子全人發展,成為終生學習者,使能發揮潛能、照顧自己、貢獻社會。
在學校培育「感.創.做」的理念與能力,為本地主流小學教育提供追求成績以外的不同學習體驗,以照顧不同學生需要。
為學校所有持份者營造真正的學與教環境。
裝備老師透過體驗式自主學習課堂(LBD課堂)照顧不同的學
​習需要,引導學生以尊重為本,培養共通能力運用知識,促進自主學習,達致全人發展。
2015年底教育大同與堅二小決定合作。適逢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對本計劃表示興趣,教育大同遂與學校緊密合作,一起設計及改良遞交馬會的建議書,期間並得到校長與多個合作夥伴的支持。
本計劃終於2016年6月獲馬會批准第一階段(2016-2019)三年撥款,並於2019年6月獲批第二階段(2019-2022)的三年撥款。

計劃特色

Picture

​1. LBD課程與小學一至三年級常識科扣連(General Studies-based LBD),將體驗式學習元素、跨學科學習(cross-curricula learning)及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與常識科課程結合。

Picture

2. 於課時內、課程內進行,三間key schools 一至三年級常識科無測考,不用教科書。

Picture

​​3. Walker進校與校長及老師團隊緊密同行,透過共同改進General Studies-based LBD課程及反思教學,在校內建立以學
    生為本、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空間的LBD核心教師團隊。

Picture

​4. 定期進行聯校發展活動和分享會,建立教師團隊之間互相分享和學習的社群。

​計劃規模

Picture

​申請方法和程序

Picture
我校想參與計劃

主辦機構

Picture
教育大同於2014年成立,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組織,廣泛連結教育同途人與傳媒,將孩子個個不同,教育要有選擇的理念廣傳,讓家長、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各界一起反思,尊重孩子個人學習需要,希望由家長開始,帶動衝破應試式教育的困局。

核心夥伴

Key Schools

Picture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秉承天主教教區傳揚基督福音的使命,藉著發揚基督的博愛與服務精神,為學生提供優質全人教育。以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培育學生,讓學生在充滿關愛的校園內,發展多元智能,發揮創意思維,成為積極自信、終生學習和有責任感的良好公民。
Picture
循理會美林小學以提供基督教全人優質教育為目標,培養學童於靈、德、智、體、群、美六育上均衡發展。學生能投入愉快有效學習中,教師着重培育學童的各種共通能力,並結合信仰,培養學童正確價值觀及生活態度。
Picture
仁德天主教小學秉承教會傳揚福音的使命,使學生認識愛主愛人的道理,並能身體力行,活出基督精神,致力服務他人及貢獻社會。學校以全校模式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差異,致力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情意發展,著重提升學生的不同能力,並發展資優潛能。

Partner Schools

Picture
聖公會靈愛小學為一所基督教小學,本著基督精神,以聖經的真理教導兒童走正路;重視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的均衡發展,並透過靈性教育,使學生對人生、家庭、社區和國家有正確的認識及態度,以達至全人教育的目的。
Picture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秉承天主教辦學的理想,以「以樂事主」為校訓。在「愛」的薰陶下,致力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使他們成為一個珍惜生命,積極進取,面對逆境能自強不息;主動學習,勇於表達,責任感,熱愛公益,關心社會的好公民。
​
Picture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新會商會學校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作育英才,使兒童成長後能盡展所長,回饋社會。除了傳授學科知識及技能外,學校以校訓「忠、恕、勤、敏、誠、善、知、行」訓勉學童,使他們日後成為有責任感、能獨立思考及處事的良好公民。
Picture
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本著基督福音精神,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獨立思考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孜孜力學,務使其學業基礎能穩如「磐石」。學校亦致力培養學生之公民意識,懂得關心社會、愛護祖國。
​
Picture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秉承天主教教區學校辦學宗旨,致力傳揚福音,讓學生體驗基督精神,實踐信仰。以謙、愛、勤、誠為校訓,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發展潛能和實現自我,更鼓勵學生關心社會,服務社群,認識祖國,放眼世界。

​Ambassadorial School

Picture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是基督教聖約教會於2015年9月開辦的新校,是全港三間同期開辦的,只有九年辦學權的小學其中之一,以應付教育局先前未能預見的學生人口增長。學校堅信體驗式學習的重要性,故開校以來在資源貧乏的情況下也堅持在課時內注入不同形式的學習經歷。

計劃顧問

Picture
潘啟祥校長
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校長、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統籌 (2018-2021)
​

​潘校長現任於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為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專家。潘校長曾獲借調教育局,為全港逾80間學校提供照顧學習差異的支援和分享,以推廣共融文化及措施;他亦曾獲邀擔任不同大專院校碩士、學士及教師培訓課程的嘉賓講者,分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經驗。他出席多個本地及國際研討會,透過演講、撰寫及出版論文書籍,探討如何提升學校照顧個別差異的效能。潘校長為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2018-2021)的統籌,致力協助中小學強化照顧學生多樣性的效能。

Picture
蘇詠梅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教授、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總監

​
​

蘇教授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教授、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總監,她自1990年代起從事教師培訓,教學經驗豐富,主要負責科學及環境教育、常識及通識教育方面。蘇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STEM教育、探究式學習及資訊科技與教師發展的給合。她同時帶領多項由優配研究金、優質教學基金及教育局資助的研究,並出版多篇學術研究,推動科學教育的發展。

​


LBD主題曲

「感.創.做」實況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主頁
  • 什麼是「感.創.做」(LBD)?
  • 為什麼要「感.創.做」(LBD) ?
  • 關於計劃
  • 「感.創.做」實況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家長教育
      • 學生課堂實況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2016 - 2017 >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教師發展營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2017 - 2018 >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展示日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感.創.做」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2018 - 2019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老師鬆一鬆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LBD 教師發展日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資源
    • 2019-2022 >
      • LBD Teacher's Guide
      • 動手學開展教材套 LBD Starter Pack
    • 2016-2019 >
      • 2018-19 LBD 通訊內容
      • 2017-18 LBD 通訊內容
      • 2016-17 自造課學習內容
      • 2016-17 閱讀課學習內容
      • 2016-17 遊戲時間
  • 書籍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