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key Club "Learning By Doing" Academy
  • 主頁
  • 什麼是「感.創.做」(LBD)?
  • 為什麼要「感.創.做」(LBD) ?
  • 關於計劃
  • 「感.創.做」實況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家長教育
      • 學生課堂實況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2016 - 2017 >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教師發展營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2017 - 2018 >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展示日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感.創.做」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2018 - 2019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老師鬆一鬆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LBD 教師發展日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資源
    • 2019-2022 >
      • LBD Teacher's Guide
      • 動手學開展教材套 LBD Starter Pack
    • 2016-2019 >
      • 2018-19 LBD 通訊內容
      • 2017-18 LBD 通訊內容
      • 2016-17 自造課學習內容
      • 2016-17 閱讀課學習內容
      • 2016-17 遊戲時間
  • 書籍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媒體報導​

[果籽]一起來過失敗周 教學生「撻Q」抗逆

3/5/2018

0 Comments

 
這一代的兒童和青少年,抗逆能力好像比過往弱,很容易就想歪了,走一條不能回頭的路。經常舉辦別開生面活動的亞斯理衛理小學,繼往年的打工體驗和模擬特首選舉後,今年又有新搞作,早前舉辦了一個參照澳洲教育,以失敗為題的學習周,教學生學懂接受失敗,樂觀積極面對困難。

「開會籌備時曾有老師就問,為甚麼要教失敗?不如教成功吧,失敗二字又好像太負面,不如改叫自強周、奮鬥周,但其實與其叫學生不要失敗,不如教他們如何面對,社會通常只教我們如何面對成功,卻甚少教人面對失敗,我們相信失敗總比成功的經驗多,最緊要學會從失敗中站起來,人可以失敗,但不可被擊敗。」活動負責老師林秋霞說。

學生今次要在一分鐘內挑戰不同任務,例如在限時內用木棒將一堆螺絲帽叠起、將一堆膠杯叠起再順序收回、將兩個乒乓球同時拋進杯內等小遊戲,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老師直言,明知部份任務是不可能完成,但目的正是想學生們一嘗失敗滋味,從而有所反思。另一活動負責老師嚴天樂指,學生最初聽到有關於失敗的活動時,都很驚訝,因為大多都認為成功才值得學習,失敗應該是令人感到羞愧的事,但在挑戰活動的過程中,他們見到老師校長都曾經失敗,並分享個人經歷,漸漸覺得失敗並不可怕和可恥,心態開始有所轉變,「社會上主流價值都說要考第一,比賽要贏,將來要有車有樓,但這是否就是成功呢?這不是我們想教曉小朋友的,能夠勇於嘗試,面對困難挫折,就已是個成功的人。」
​
學校校長林德育慨嘆,現今社會很多事情都講求快,講求成功,「我們大人都知有時會失敗,但偏偏很多家長今天教完,就要求孩子明天已學懂,其實是否應該給予多些時間和空間小朋友發展和成長呢?希望今次活動可讓他們明白甚麼是失敗,失敗後有沒有能力走出來,做好一點,我相信過程中一定有學習和得着。」到底學生挑戰任務的情況如何?請睇片。

記者:黃子配
攝影:伍慶泉、徐振國

閱讀原文: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altime/article/20180305/57895721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主頁
  • 什麼是「感.創.做」(LBD)?
  • 為什麼要「感.創.做」(LBD) ?
  • 關於計劃
  • 「感.創.做」實況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家長教育
      • 學生課堂實況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2016 - 2017 >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教師發展營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2017 - 2018 >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展示日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感.創.做」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2018 - 2019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老師鬆一鬆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LBD 教師發展日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資源
    • 2019-2022 >
      • LBD Teacher's Guide
      • 動手學開展教材套 LBD Starter Pack
    • 2016-2019 >
      • 2018-19 LBD 通訊內容
      • 2017-18 LBD 通訊內容
      • 2016-17 自造課學習內容
      • 2016-17 閱讀課學習內容
      • 2016-17 遊戲時間
  • 書籍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