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
主頁
我們的足跡
我們的發展
>
LBD 3.0 (2022-2025)
LBD 2.0 (2019-2022)
LBD 1.0 (2016-2019)
>
課堂實況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低年級:富爸爸組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高年級:《反轉西貢》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高年級:《圓夢計劃》
「感.創.做」體驗日
「感.創.做」展示日
全天候「感.創.做」
>
小一
小二
小四
小五
小六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自造課
遊戲課
閱讀課
參與學校
成效
重塑課程
核心理念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教師培訓
全校教師發展
跨校共學
>
教師發展營
聯校共學工作坊
開放課堂經驗分享
海外交流
>
【從心體驗 共學啟航】台灣交流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教育未來國際論壇
家長教育
參與課堂
家長工作坊
>
LBD 2.0 (2019 - 2022)
LBD 3.0 (2022 - 2025)
出版物
關於我們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明報系列報導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聯絡我們
2023 - 2024
【#LBD課堂快訊 之 LBD Fun Day】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
舉辦這次LBD FUN DAY及情緒瓶工作坊,除了能讓家長對LBD課程有更多了解,也提供了機會讓孩子教導家長情緒瓶的製作。這樣能鞏固孩子的學習及提升自信心,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呢!
特別欣賞小老師不只是按步驟教導,而是用問題作引入,讓家長先回想有沒有曾經受情緒困擾,然後才開始教導。在小一這個年紀,能用這個方式教學,實在非常驚喜!
跟據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 (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 所提出的學習金字塔 (Learning Pyramid)理論中,若純以講授形式而沒有讓學生參與,學生只能記得當中5%知識,而最好的方法是教導別人,能記得學習內容90%,因內化再表達是有效增強對知識的記憶。非常欣賞老師的教學和安排!
【#LBD課堂快訊 之 LBD Fun Day】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早前完成了二年級Fun Day。這次的主題旨在為社區中有不同需求的人士設計便利設施,例如行動不便的人士、孕婦等,從而建立美好社區。而這些設計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可回收物料,如廢紙、鋁罐和膠樽。
特別欣賞同學們的創意和細心,他們在有限的資源下,為每個作品增添了許多細節,同時也能清楚了解使用者的需要。例如作品會有隱藏的機關,具備更多功能。這種細膩的設計考慮不僅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便利,也展現了學生們對細節的關注和對社區的貢獻。
這次的活動是對社區共融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提醒著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為社區的發展作出貢獻,為社區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即使是小小的行動,都可能為他人帶來大大的改變。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建造一個更加友善和包容的社區!
【
#LBD課堂快訊
之 LBD Fun Day】
上星期
祖堯天主教小學
完成了三年級的 LBD Fun Day,Fun Day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個平台,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家長參與。
是次的主題是「中華尋寶記」,同學們表演皮影戲,亦為來賓介紹小組設計的中華文化攤位,例如:茶葉、涼茶、剪紙藝術等。感謝太古基金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余忠權先生及JUST FEEL團隊抽空出席!大家的支持對教育大同推展LBD的路上十分重要!一齊來欣賞當天的活動相片吧!
【
#LBD課堂快訊
之 LBD Fun Day】
上星期
仁德天主教小學 Yan Tak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舉辦了LBD Wonder Week,來到最後一天的Fun Day,一眾LBD夥伴學校的老師也到來參觀。一至三年級的主題《課室大改造》、《健康生活齊做到》及《中華文化的發現》展示了學生的學習成果,看到很多很有創意的設計。
小三學生介紹中國功夫和書法的知識;小二學生利用不同材料製作出各種運動設備,例如用紙皮、膠樽等製作出保齡球場;最深刻的是小一學生所改造的課室,令我們回想當初設計LBD課程的初衷 - 讓孩子喜愛上學。他們改造的課室充滿「家」的元素,例如梳化、小屋,甚至設置了信箱讓同學和老師透過寫信關心彼此。小朋友的創意和構思往往反映出他們的內心世界,相信LBD課堂令孩子對學校有更多歸屬感,啟發他們創作「家」一樣的課室。
2022 - 2023
【循理會美林小學 #LBDWonderWeek #FunDay】
為何星期四的早上,循理會美林小學的禮堂會坐滿了家長?原來他們為的是見證孩子一整年的學習成果。成果不單是指孩子於知識上的吸收,更重要的是技能的掌握和態度的建立!
孩子的學習是否快樂,未能從考試成績上反映出來。但親臨這個活動,便能親眼看見!而孩子的態度和技能,透過任務和展示,配合多元評估,便能更清晰了解每位學生的需要與成長。
教育大同和大部份小三學生的家長一樣,連續第三年參與學生的成果展。除了一定會看見快樂和熱情的孩子外,還看到滿足的家長、熱誠的老師和好學的友校老師。
感謝循理會美林小學的家長和老師如此重視和尊重孩子,同時也感謝學校無私地把寶貴的經驗與友校老師分享,一起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及共建跨校共學社群。
【#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LBDWonderWeek #FunDay】
新年快樂!相信你們在農歷新年期間,都與家人歡聚共渡美好時光,亦了解更多中華傳統文化習俗。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於農歷新年前,為小一學生進行了一連四天的Wonder Week和Fun Day,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
小一Wonder Week主題︰<我的家是寶> 按個人興趣研習愛家小法寶的製作方法,並加入個人的設計和向家人表達愛的方法,然後回家與家人玩,藉此向家人表達愛。
此外,非常感謝校方的熱情款待,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展示了老師的教學成果,讓友校老師共學交流,學生的表現都令人感歎。
【
#仁德天主教小學
#LBDWonderWeek
#FunDay
】
早前提到,
#仁德天主教小學
在Wonder Week期間,為學生鋪排了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與此同時,學校更開放了小一至小三的課堂,讓不同學校的老師共學交流。一連數天的計劃和實作課堂後,學生會於Fun Day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及學習成果。家長可以透過Fun Day,了解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得到家長的理解和積極參與,有利深化學生的學習。
小一︰<同創同享愛家小法寶> 藉創作愛家小法寶,向家人表達愛
小二︰<健康生活齊做到> 運用創意,推介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小三︰<中華文化的發現> 就不同的中華文化項目進行推廣
從學生的真實經歷出發,延展到課程內容。學生的真誠分享感染到每一位來賓,大家都驚詫學生的創意和表達能力非常好,讓孩子的努力得到肯定和認同。
【#佛教榮茵學校 #LBDWonderWeek 】
剛過去的數天,
#佛教榮茵學校
的一年級學生在「我的家是寶」的主題下,完成了Wonder Week。學校開放課堂予家長一同參與,透過家長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和分享,讓學生學習如何向家人表達和實踐愛。
老師們非常用心安排這次活動,數天的鋪排給予學生機會和空間自由發想,在課堂裏提供清晰的指示和引導,讓學生慢慢嘗試。更於學校禮堂擺放各班製成品,讓學生輪流觀賞,同學們學習自我欣賞以外,也懂得欣賞他人。
2021-2022
【
#入校紀錄
@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情緒瓶
對象︰該校學生及家長
日期︰2022年11月4日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每個小朋友眼中的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人發現情緒瓶的顏色和我們的心情緊扣。「這個瓶子讓我比較興奮,因為它的顏色比較鮮艷。」當老師在課堂中提問時,小朋友的答案總是教人喜出望外!
讓小朋友學習在情緒高漲和強烈時,利用情緒瓶沉澱自己的心情。每位小朋友表達情緒的方式都各有不同,容讓他們以自己喜愛的方法「說話」,鼓勵他們分享,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和家長一起製作,作品更加別具意義。家長在過程中讓小朋友主導帶領每一步驟,不少家長都驚嘆小朋友的表現出乎他們意料之外!
【
#入校紀錄
@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情緒瓶
對象:該校學生及家長
日期:2021年12月15日
上星期,位於青衣嘅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 就喺 #LBD 課堂 邀請咗一班家長入校,同小朋友一齊製作情緒瓶。
製作情緒瓶嘅材料好簡單,只需要一個透明嘅樽、清水、膠水,加上一啲閃粉、顏料等,用合適嘅比例混合埋一齊,閃粉就會喺瓶入面慢慢流動。小朋友細心凝望,既可以排解負面嘅情緒,亦可以令佢哋回復平靜。活動可以令小朋友認識不同嘅情緒,而且仲可以訓練佢哋嘅專注能力添!大家喺屋企都可以試下整架~
主頁
我們的足跡
我們的發展
>
LBD 3.0 (2022-2025)
LBD 2.0 (2019-2022)
LBD 1.0 (2016-2019)
>
課堂實況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低年級:富爸爸組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高年級:《反轉西貢》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高年級:《圓夢計劃》
「感.創.做」體驗日
「感.創.做」展示日
全天候「感.創.做」
>
小一
小二
小四
小五
小六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自造課
遊戲課
閱讀課
參與學校
成效
重塑課程
核心理念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教師培訓
全校教師發展
跨校共學
>
教師發展營
聯校共學工作坊
開放課堂經驗分享
海外交流
>
【從心體驗 共學啟航】台灣交流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教育未來國際論壇
家長教育
參與課堂
家長工作坊
>
LBD 2.0 (2019 - 2022)
LBD 3.0 (2022 - 2025)
出版物
關於我們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明報系列報導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