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
主頁
我們的足跡
我們的發展
>
LBD 3.0 (2022-2025)
LBD 2.0 (2019-2022)
LBD 1.0 (2016-2019)
>
課堂實況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低年級:富爸爸組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高年級:《反轉西貢》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高年級:《圓夢計劃》
「感.創.做」體驗日
「感.創.做」展示日
全天候「感.創.做」
>
小一
小二
小四
小五
小六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自造課
遊戲課
閱讀課
參與學校
成效
重塑課程
核心理念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教師培訓
全校教師發展
跨校共學
>
教師發展營
聯校共學工作坊
開放課堂經驗分享
海外交流
>
【從心體驗 共學啟航】台灣交流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教育未來國際論壇
家長教育
參與課堂
家長工作坊
>
LBD 2.0 (2019 - 2022)
LBD 3.0 (2022 - 2025)
出版物
關於我們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明報系列報導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聯絡我們
小六同學的全天候「感.創.做」由兩位正副班主任主理,在司徒老師及周老師的帶領下,小六的哥哥姐姐一連三天參加了大埔生活書院的感恩研習工作坊、走訪了深水埗區少數族裔的生活,看房屋變遷、經濟活動形態、公共建築如何反映社會面貌,之後又到了屯門的國際十字路會體驗失明人士與愛滋病患者的生活。由自身、社區到世界,一點一滴積累尊重與同理心,齊來看看他們這幾天的精華片段!
第一天 (19.01.2017)
第二天 (20.01.2017)
第三天 (23.01.2017)
第四天 (24.01.2017)
返回
主頁
我們的足跡
我們的發展
>
LBD 3.0 (2022-2025)
LBD 2.0 (2019-2022)
LBD 1.0 (2016-2019)
>
課堂實況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低年級:富爸爸組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高年級:《反轉西貢》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高年級:《圓夢計劃》
「感.創.做」體驗日
「感.創.做」展示日
全天候「感.創.做」
>
小一
小二
小四
小五
小六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自造課
遊戲課
閱讀課
參與學校
成效
重塑課程
核心理念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教師培訓
全校教師發展
跨校共學
>
教師發展營
聯校共學工作坊
開放課堂經驗分享
海外交流
>
【從心體驗 共學啟航】台灣交流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教育未來國際論壇
家長教育
參與課堂
家長工作坊
>
LBD 2.0 (2019 - 2022)
LBD 3.0 (2022 - 2025)
出版物
關於我們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明報系列報導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