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key Club "Learning By Doing" Academy
  • 主頁
  • 足跡
    • 我們的發展
    • 「感.創.做」實況 >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 教師培訓 2021-2022
          • 教師培訓 2020 - 2021
          • 教師培訓 2019 - 2020
        • 跨校共學
        • 課堂剪影 >
          • 課堂剪影 2021 - 2022
        • 家長教育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跨校共學 >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教師發展營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家長教育 >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堂實況 >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體驗日
          • 「感.創.做」展示日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培訓 >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LBD 教師發展日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老師鬆一鬆
      • 一路走來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參與學校
  • 成效
  • 同行共學
    • 核心理念
    •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 師生故事館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一起築夢
    • 出版物
    • 常見問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AMLBD
半天​「感.創.做」

AMLBD: 2018年6月19日-6月22日

甚麼是AMLBD?
平日LBD課堂都在下午時段進行,但在2018年1月2日-5日,6月19-22日這兩周,全校的LBD課堂則在上午時段進行,因此稱為AMLBD。AMLBD旨在為老師們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完善平時LBD課堂的內容,可以嘗試設計不同主題的創新課程:如社區探索、外出露營、參訪社會機構等,讓同學和老師都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反思和沉澱,也讓師生在連續一周的相處中建立緊密的關係,給予老師機會去深入發掘不同學生的特性,增進師生相互了解。

下學期,各組別圍繞不同的主題開展動手學課程,包括製作創意動物、關愛社區長者、製作雪條和曲奇餅等等。AMLBD是平時LBD課堂的延續,也讓老師和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為學習計劃“收尾”,回顧和總結全年所學。

​小一的AMLBD:奇趣樂「園」


​同學們分別到沙田公園和九龍公園參觀,訪問附近街坊,觀察真正的公園是甚麼樣子的,回校後自己創作喜愛的公園模型。孩子們自己設計傳單,到社區內和街坊介紹LBD展示日,並邀請他們到場參與。展示日當天,真的有附近的公公婆婆帶著孩子們派的傳單來到現場!
小二的AMLBD:森.森.森.趣「怪」出來了!

小二同學參觀金鐘動植物公園,認識不同動物,觀察樹木和葉子的紋理和色彩,從感受和觀察出發,把靈感帶回小怪“襪”和森林的創作中。同學們用紙皮做成樹幹、用廢報紙做成葉子並一片片地畫上獨一無二的葉紋,還有七彩的蘑菇,組合成五顏六色的森林樂園。

小三的AMLBD:情緒DIY、再生保寶、巨人棋運動樂園、自然生活

同學們共同製作他們的情緒島,把自己經歷過的開心或不開心的感受寫、畫在上面,透過認識自己的情緒,學習情緒管理。
透過小組討論,同學決定分成四小組試做不同的產品:朱古力曲奇餅、雪條、pizza、橙味汽水……LBD鼓勵學生反覆嘗試及從錯誤中學習,同學一次次試做、試食、反思製作失敗/成功的原因,再重新改良,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處理爭吵。
小三孩子們分工製作巨人棋,每小組負責設計十格的內容,最後“合體”。為了搭配巨人棋,孩子們還製作了一枚巨型骰子,在走廊進行測試,希望讓低年級的弟弟妹妹也可以拋得起。
透過小組討論,同學們需要決定AMLBD計劃的目的或期望、展示的方式(講解/示範/遊戲/……)、物資清單、活動宣傳、預計困難和解決方法、工作分工等等事項。討論完成後,同學們分組練習要製作的展示項目,如製作蔥油餅和果醬。
小四的AMLBD:自然生活

除了製作廢油肥皂、果醬、再造紙及酵母麵包,下學期同學們又學習了紮染技術。同學們需在AMLBD進行深入研習,討論如何製作吸引的產品、如何包裝、如何推銷、如何定價、宣傳策略,以及如何把籌得款項回饋社區。其中一組決定製作顏色鮮艷、花紋獨特的藍染索袋和錢包,從染布、縫紉、包裝、定價、推銷,全由學生一手包辦。同學還把製作過程做成說明書,讓顧客回家後也可以嘗試自己製作。
小五的AMLBD:設計外出活動之長洲宿營、夏日炎炎挑戰營、環保小先鋒之廢物新價值

​
同學們到長洲宿營,首先要學習自己規劃路線。出發前,同學們分成四組討論到達營地的路線、預計乘船的班次、到達時間及所需路費。即使有可能預計錯誤,老師們也容讓學生先嘗試及自己想辦法調整計劃,learning by camping。

從出發前計劃路線、討論分組、制定每日菜單、整理物資,到紮營煮食,全由學生自主。對於大部分同學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長時間離家,第一次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需要學習在疲累的時候堅持和忍耐,學習主動為同伴分擔,主動解難,過程中既有挑戰,亦有不少難忘的收穫。
同學收集報紙、膠樽、鞋盒、廁紙筒等廢舊物品,重新創作成環保玩具,為廢物賦予新價值。
小六的AMLBD:差·情·尋

​
六年級同學即將畢業,在畢業前的AMLBD,有的同學們一圓玩running man及攻防戰的心願,有的同學為貓貓設計新窩,有的同學創作壁畫;也有同學希望將在課程中表演過的舞蹈再次在展示日呈現,在AMLBD期間努力練習;還有同學把整個學期的體驗製成回顧影片。


AMLBD: 2018年1月2日-1月5日
小一的AMLBD:動物也有情

小一的AMLBD主題與動物息息相關,透過讓小一同學們認識動物特性,培養同理心,學習尊重與共融!

從繪本《噓,別吵醒老虎!》開始,引領同學進入美妙的動物世界。透過傳氣球遊戲,培養同學之間的默契和信任,在分組比賽中,建立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對老師而言,亦可從中觀察到各學生的性格及特色。隨後同學分批前往嘉道理農場和學校貓房參觀,親親小貓,觀察不同動物的特性。觀察過後,老師和同學一起分享和反思,並根據同學理解的動物特性,製作動物服飾,為展示日的fashion show做準備。興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最大動機,有了興趣,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小二的AMLBD:小小工程師

AMLBD強調與平時LBD課堂的關聯性和延續性,將平時LBD課堂的內容進一步深化!我們發現,當同學們根據經驗再做一次屁屁車時,真的會很不一樣!除了改進了“初代”屁屁車的設計,這次還有五花八門的屁屁車:例如酒店車、花園車、貨車、賽車等等。在課室內試跑和改進自己的參賽作品,然後在「隔籬屁事屁屁汽球車」賽車比賽中一較高下!

小三的AMLBD:營養飯盒放大鏡、出奇橙、Active Holm Glad 2、自然生活

透過參觀午膳廠房,嘗試製作營養飯盒,認識食物金字塔,了解不同食物對身體的影響。
製作代表不同食品的卡片和紙箱,再透過食品分類遊戲,讓同學學習日常食物所屬的類別:五穀類、水果蔬菜類、奶類、豆類、肉類、油鹽糖。
一個橙子除了剝皮吃之外,還有甚麼“出奇”的地方?小三同學話你知:還可以做香橙果醬啊!同學仔自己剝皮、切碎、攪拌、調味、使用電磁爐和榨汁機,好專業啊!
老師示範及帶領同學進行不同類型的集體遊戲、解讀及反思遊戲意義。講解設計遊戲的要素、 介紹“A-I-D-A”概念(Attention-Instructions-Demonstration-Any-questions)、開始設計遊戲。
自製食物最健康!同時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自理及節約資源的能力,學會分享。老師也觀察到同學仔身上各種美好的特質。
小四的AMLBD:野外求生體驗
小五的AMLBD:享受大自然、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歷奇之旅
小六的AMLBD:動物關注組、耆趣無窮、Running Shun On

我們請來保護遺棄動物協會,
和同學們普及關愛動物的信息,還可以和狗狗們親密接觸。同學們還製作保護動物的海報,向公眾呼籲關愛動物的重要性,同理心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培養起來!
出發探望社區長者前,學習探訪禮儀,練習如何與長者互動,再到社區進行送暖行動。
©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2022 版權所有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主頁
  • 足跡
    • 我們的發展
    • 「感.創.做」實況 >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 教師培訓 2021-2022
          • 教師培訓 2020 - 2021
          • 教師培訓 2019 - 2020
        • 跨校共學
        • 課堂剪影 >
          • 課堂剪影 2021 - 2022
        • 家長教育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跨校共學 >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教師發展營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家長教育 >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堂實況 >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體驗日
          • 「感.創.做」展示日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培訓 >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LBD 教師發展日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老師鬆一鬆
      • 一路走來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參與學校
  • 成效
  • 同行共學
    • 核心理念
    •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 師生故事館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一起築夢
    • 出版物
    • 常見問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