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key Club "Learning By Doing" Academy
  • 主頁
  • 足跡
    • 我們的發展
    • 「感.創.做」實況 >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 教師培訓 2021-2022
          • 教師培訓 2020 - 2021
          • 教師培訓 2019 - 2020
        • 跨校共學
        • 課堂剪影 >
          • 課堂剪影 2021 - 2022
        • 家長教育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跨校共學 >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教師發展營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家長教育 >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堂實況 >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體驗日
          • 「感.創.做」展示日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培訓 >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LBD 教師發展日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老師鬆一鬆
      • 一路走來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參與學校
  • 成效
  • 同行共學
    • 核心理念
    •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 師生故事館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一起築夢
    • 出版物
    • 常見問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明周文化:【動手學】做10分鐘佛系老師:放下咪 讓學生找自己的學習方法

6/27/2018

0 評論

 

鐘聲響起,小息完結,一年級的課室還是一片喧鬧。呂老師打開課室門,同學們似乎把她當透明,繼續你一言我一語。呂老師見慣不怪,她如常打開電腦,忽爾,喇叭傳來悠揚的音樂。本來還在吵鬧的一年級學生,突然像着了魔一樣慢慢安靜下來。一分鐘之後,課室就回復平靜,呂老師這才開始上英文課。十五分鐘過後,也就是一個六歲小孩可以維持專注力的時間,同學開始坐不定,呂老師才使用咪高峰。 堅樂第二小學的一羣老師和校長,還有教育大同的夥伴,在今年二月去芬蘭「朝聖」,參考當地的教育方式。回港後,一眾老師嘗試實踐理想中的教學模式。「我很欣賞芬蘭課室那種寧靜,像是置身天堂。」呂老師說。即使芬蘭的同學可以在課室到處走,但是各有各空間,反倒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呂老師心想,如果自己都做到就妙極了。 「我回來真的有試,第一次不用咪,十分鐘之後就開返,真係唔得。冇咗支咪嘅十分鐘,我覺得自己好似廢咗武功。」呂老師憶述時也苦笑謂,原來十五分鐘的寧靜,得來不易,理想與現實確實有點距離。

閱讀全文:​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另類教育-堅樂第二小學-動手學-77380
撰文:伍詠欣     
攝影:關震海、伍詠欣

0 評論

【無痛學習?】芬蘭朝聖之後的「實習」老師 :反思教育在「趕」什麼?

4/19/2018

0 評論

 
Picture

一眾老師朝聖芬蘭之後,發現芬蘭教育的不同,反思過自己的教學,重返香港文化與教育現場之後,終於有機會親自上陣,在課堂之中帶來一些改變。回港「實習」兩個月,老師親自撰文,記下新嘗試的點滴。

閱讀全文: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另類教育-堅樂第二小學-動手學-learning-by-doing-71975
​撰文:馬巧如、黃翠霞、張貝禎、張惠侶
​攝影:相片由「教育大同」提供

0 評論

【無痛學習?】朝聖芬蘭:母語學習,學生分流 尊重多元就是尊重孩子

3/19/2018

0 評論

 
8 分就是好表現

這天在Koulumesteri學校,看見同學們在班房外七嘴八舌地討論,分配扮演不同角色。原來老師要求學生設計一個破解兇案的故事來學英語。筆者好奇內容是否與學校課程掛勾,老師卻說:「沒有特別考慮啊!但是他們一定會用到過去式來描述故事及設計對白,這樣就一定達到學習目標。」邏輯清楚不過,學語文是講前文後理,講語境,只要學生有興趣去學、去用、去講,在小學階段又何需拘泥改錯字、文法、標點,令同學覺得學英語是不知所以的沮喪過程?

儘管老師與學生都不重視分數,但芬蘭制度確實要計算分數。由四分開始,最高十分。四分代表不合格,五至六分合格但不算好,七分屬一般但不用不擔心,八分是好,十分就是卓越——但是一定沒有零雞蛋。

閱讀全文: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另類教育-堅樂第二小學-動手學-68992
​撰文: 張惠侶、鍾鳴芳、程頌琪、溫柏萱     
​攝影: 相片由「教育大同」提供

0 評論

【無痛學習?】朝聖芬蘭:尊重學生 做功課都有得揀?

3/6/2018

0 評論

 
早上來到學校Mankkaanpuro,參觀一節三年級的芬蘭語課,老師正在屏幕展示不同單字--直至這一刻,一切都好像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突然,同學們紛紛扮成青蛙。換了下一個單字,他們扮成一棵樹,再換下一個,有些同學還站到檯上。原來這些動作,分別代表動詞、名詞和形容詞。
正當我們還在了解同學在做什麼,他們轉眼已經拿著一張任務卡一窩蜂跑出課室。有的靠着牆壁寫字,有的靠着欄杆,有的趴在地上,原來老師事先將不同單字的小紙條貼在校舍不同的角落,需要同學們「尋寶」,並將找到的單字以動詞、名詞、形容詞分類。遇上不明白的,可回課室找提示,完成就可以對答案。

閱讀全文: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另類教育-堅樂第二小學-動手學-68354
​撰文: 張惠侶、鍾鳴芳、程頌琪、溫柏萱     
攝影: 相片由「教育大同」提供

0 評論

【無痛學習?】老師也朝聖:帶着問號去芬蘭

2/20/2018

0 評論

 
Picture

芬蘭因多年前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PISA)名列前茅而舉世聞名,儘管其PISA排名正在下跌,來自全球各地的取經者依然駱驛不絕,爭相看看這個遲入學、教得少,教得慢、少功課、不操練、不重分數、只得一個公開試的教育體制,學生看似玩多過學的國度,如何仍能在國際評核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
芬蘭第二大城埃斯波(Espoo)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封為「學習城市」。今個農曆年,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的老師們,成為其中一批朝聖者,探究芬蘭的教育神話背後,到底是怎樣的光景。

閱讀全文: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另類教育-動手學-learning-by-doing-愉快學習-67315
​撰文: 張惠侶     
攝影: 相片由「教育大同」提供

0 評論

    RSS 訂閱

©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2022 版權所有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主頁
  • 足跡
    • 我們的發展
    • 「感.創.做」實況 >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 教師培訓 2021-2022
          • 教師培訓 2020 - 2021
          • 教師培訓 2019 - 2020
        • 跨校共學
        • 課堂剪影 >
          • 課堂剪影 2021 - 2022
        • 家長教育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跨校共學 >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教師發展營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家長教育 >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堂實況 >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體驗日
          • 「感.創.做」展示日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培訓 >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LBD 教師發展日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老師鬆一鬆
      • 一路走來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參與學校
  • 成效
  • 同行共學
    • 核心理念
    •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 師生故事館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一起築夢
    • 出版物
    • 常見問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