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key Club "Learning By Doing" Academy
  • 主頁
  • 足跡
    • 我們的發展
    • 「感.創.做」實況 >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 教師培訓 2021-2022
          • 教師培訓 2020 - 2021
          • 教師培訓 2019 - 2020
        • 跨校共學
        • 課堂剪影 >
          • 課堂剪影 2021 - 2022
        • 家長教育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跨校共學 >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教師發展營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家長教育 >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堂實況 >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體驗日
          • 「感.創.做」展示日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培訓 >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LBD 教師發展日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老師鬆一鬆
      • 一路走來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參與學校
  • 成效
  • 同行共學
    • 核心理念
    •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 師生故事館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一起築夢
    • 出版物
    • 常見問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師生故事館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同學自發互相合作讓老師驚喜,原來不刻意追趕進度效果更好

3/11/2022

 
分享嘉賓:楊文珊老師、廖韻文老師、冼韻妍老師

傳統的課堂很講求學習進度的一致性,老師會要求學生聽從指示,不同班別也會為跟上同一進度而追趕課程。LBD教學模式讓老師們嘗試拋開既有做法,由學生自己主導課堂。為期一周的「AMLBD」活動,讓小一至小三學生於上午的課堂進行LBD活動,並在活動最後一天設成果展,再由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及學習成果。當老師們親身嘗試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會遇上甚麼驚喜呢?

同學們自發分工合作 互動學習


廖韻文老師的課堂安排同學製作一張有關「香港一日遊」的海報,老師給同學一部平板電腦搜尋資料,想不到二年班的同學已經懂得自行篩選找到的資料,反映他們懂得思考和分辨所需的內容。因為海報的空間有限,取材少不免有爭拗,也有同學會不開心,這時老師沒有急於介入,反而觀察到組長們怎樣調停,同學們也在討論之中懂得互相妥協和分工合作,讓老師見證到他們在團體合作下有很大的進步。廖老師說:「因為大家有共同的目標,所以他們懂得忍讓。因為大家也很投入想做好這件事,所以那怕有爭拗,大家都妥協分工合作,讓我覺得都很驚喜。」冼韻妍老師說,同學們不止學習到課堂上如何分組合作,在課堂外也見證到他們日常溝通的進步:「我覺得LBD課起初帶給他們的態度是平和、愛和尊重。所以我覺得這些已經滲入到他們心中,從平時的行為中也表現出來了。」

廖老師試過在一年班課堂教綁蝴蝶結,這個任務對小一學生來說有難度,當時班上只有一個同學懂得綁蝴蝶結,於是老師決定讓那位小朋友去教其他同學,他教會了一個同學之後,就讓這個同學再教其他同學,後來越來越多同學懂得綁蝴蝶結了。「所以我們作為老師有時候需要嘗試抽身出來,那個時機不一定拿捏得很好,但我們不斷經歷這些的時候,我們可以抽身放手,讓小朋友嘗試和主動。」

一步步減少指引 讓學生發揮潛能


要讓學生主導學習,老師其中一個要放下的心結是學生不是一定要「成功」,「做不到」甚至失敗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楊文珊老師分享她的LBD課堂課題是「救救小鼠國」,同學們要自己設計一個投射器去擊退青蛙。「不是每個小組都可以成功,但他們全班合作去擊退青蛙,明白即使自己的小組失敗了,但都會去支持其他組別,去鼓勵其他組別完成。」更難得的是,同學們會將自己組別的經驗給別的組去參考,即使失敗了,也會協助同伴成功。楊老師說:「我們給他們想像空間,為什麼自己組失敗,其他組會成功,讓他們反思,有很多地方需要去改善,這樣做的話,他們會願意幫助別人,互相合作,而不是自己行事。」
只要老師們放手讓學生嘗試,其實不止課堂內容,日常生活的事情處處也是學習機會。有一次,冼老師需要將課室的桌椅搬到一旁,騰出空間進行活動,第一次同學們把桌椅搬得亂七八糟,這時冼老師便停下來,跟他們說目標是騰出中間的位置,並讓他們觀察當時桌椅的狀況,這時候再給同學們一些指引,那時需要靠近左邊或右邊一些,同學們透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完成目標,到下一次搬桌椅時已經很順利。重點是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放手讓他們嘗試,同學們便能有所學習。廖老師說:「我覺得要有信心給小朋友。有些活動我們也有些懷疑,他們只是一年級做得到嗎?最終他們大多數都會做到,放手讓他們去嘗試,當然也要接受一些同學做不到的。」
​


 欣賞學生獨特之處  改變教學心態


在LBD的教學路上,老師們也在嘗試與成長。廖老師說:「在第一年上LBD的時候,很多時候很想他們跟着我的方法去做,到了現在第三年我就覺得自己都有所改變。我覺得原來少點指示他們都可以做到,原來對這件事是好的,多了機會給他們去選擇、去考慮。」
當老師們不用再以追趕進度作為首要目標,也發現教學很多的可能性,冼老師說:「我會跟自己說不再趕進度,而是給他們多點空間。雖然每一堂都有一個目標,但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小朋友做活動、去討論,這些更加重要。如果只追求進度,又要分組又要討論時間是不夠的,在討論中間出了一些火花又想繼續延續下去,這是很累的。到了第二年、第三年我嘗試不關注現在做到哪裏,反而會更加投入了。」
冼韻妍老師相信每個小朋友有不同的風格,有些寫得好,有些講得好,有些畫得好,同學們擅長那一方面就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表達,亦能從觀察和聆聽中學習別人的做法,慢慢自己也會進步。
三位老師都說,LBD課程讓他們感覺更輕鬆,進入課室時心情是舒服的,不再像以往一樣緊張。冼韻妍老師表示,日後希望將LBD這個自主學習的模式放在自己的主科數學科上。「我喜歡上堂的時候給小朋友更多時間討論和分享他們自己的想法,數學科需要很多時間探究,小朋友會有些擔心,究竟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我希望自己可以用這個LBD精神放在數學課上,要他們多些傾談和分享,而且將這些成為習慣,會給小朋友更大的信心。」




評論已關閉。

    按日期搜尋: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六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按類別搜尋:

    全部
    校長有話兒
    老師有話兒

©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2022 版權所有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主頁
  • 足跡
    • 我們的發展
    • 「感.創.做」實況 >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 教師培訓 2021-2022
          • 教師培訓 2020 - 2021
          • 教師培訓 2019 - 2020
        • 跨校共學
        • 課堂剪影 >
          • 課堂剪影 2021 - 2022
        • 家長教育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跨校共學 >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教師發展營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家長教育 >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堂實況 >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體驗日
          • 「感.創.做」展示日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培訓 >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LBD 教師發展日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老師鬆一鬆
      • 一路走來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參與學校
  • 成效
  • 同行共學
    • 核心理念
    •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 師生故事館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一起築夢
    • 出版物
    • 常見問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