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key Club "Learning By Doing" Academy
  • 主頁
  • 足跡
    • 我們的發展
    • 「感.創.做」實況 >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 教師培訓 2021-2022
          • 教師培訓 2020 - 2021
          • 教師培訓 2019 - 2020
        • 跨校共學
        • 課堂剪影 >
          • 課堂剪影 2021 - 2022
        • 家長教育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跨校共學 >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教師發展營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家長教育 >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堂實況 >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體驗日
          • 「感.創.做」展示日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培訓 >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LBD 教師發展日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老師鬆一鬆
      • 一路走來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參與學校
  • 成效
  • 同行共學
    • 核心理念
    •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 師生故事館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一起築夢
    • 出版物
    • 常見問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媒體報導​

【香港01】Happy School:亞小跳出課本培養軟實力 讓學生做「最好的我」

2/11/2019

0 評論

 
亞斯理衛理小學是區內家長認同是一所「HAPPY SCHOOL」的學校之一,校園主張以體驗式學習去培養學生的知識、態度、技能等未來所需的軟實力為方針。因此,你們在公園看見亞小的學生不要覺得奇怪,他們只是在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區,學習甚麼是植物、動物!認識身邊的事是需要走出課堂,而不在是困在課本的彩印A4紙上。

前往香港01閱讀更多
0 評論

【香港01】放手學 學放手 媽媽鼓勵提供自主玩樂空間:這是小孩的營養

12/25/2018

0 評論

 
稍早前舉行的賽馬會不一樣教育節體驗日請來了不同範疇的專業人仕,分享各種傳統教學以外的學習方法,惟獨其中一節是由四名小學生David、Sky、Eden和Jasper擔任主持,示範自製的玩具,與觀眾一起同樂。這四位小學生的共通點其一是來自同一所小學,其二是他們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小孩的玩樂空間。四位媽媽都認為玩樂是大人和小孩的「必需品」,除了抒解壓力,過程中亦能訓練EQ(情緒智商)和IQ。同時,家長亦要懂得放手,小孩才能享受真正的自主玩樂時間。

前往香港01閱讀全文
0 評論

【母親節】小一生初嘗做家務:「媽媽好辛苦、媽媽係超人!」

5/13/2018

0 評論

 
小朋友多才多藝成趨勢,不少學校都積極引入不同的課外活動或興趣班,希望擴闊小朋友的眼界、訓練多項才能; 然而一談及家務,就不是人人會參與。

位於荔景的亞斯理衞理小學,在早前校內調查發現,只有三分一的一年級生曾為家人分擔家務;考慮到母親節臨近,加上常識科大主題是「我的家庭」,故早前請來16位家長義工,教學生做簡單家務及按摩,讓小朋友體驗媽媽的辛勞,回家可以分擔家務的重擔。

前往香港01閱讀全文
0 評論

【香港01】小孩不笨:小一生入廚房整小食學自理 無變「小地獄廚神」

12/30/2017

0 評論

 
在超市貨架前踮高腳尖甚至跳起,站在焗爐前近距離望著爐內「叮」食物,甚至開爐煮食,這班小一學生並非調皮或搗蛋,也不是小廚神,他們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衞理小一學生。

為協助學生學習自理,學校逢周五會舉行學習體驗課程,早前便安排小一生透過烹飪答謝師長。

前往香港01閱讀全文
0 評論

【香港01】寓學於樂 破求分枷鎖 小學推「體驗式學習」對抗學術操練大氣候

12/24/2016

0 評論

 
教育局12年前倡議「求學不是求分數」,現實卻是「求學『不時』求分數」,口號淪為笑柄。不過,近年陸續有小學作出嘗試,挑戰着重分數評核及「填鴨式」教學的求分教育制度。

觀塘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今個學期起,首與民間團體合作,於下午課堂推行「體驗式自主學習」,讓學生手執電鑽製作環保車、手工製海洋生物,關注環保課題等,令他們真正寓學習於娛樂。縱使有家長仍擔心學術操練較少會輸蝕,但校長蕭婷堅決擺脫傳統思路,「輸蝕什麼?學術課堂無少到。各校追求不同,最重要切合學生需要,因材施教,不要盲目跟從大氣候」。

前往香港01閱讀全文
0 評論

    按日期搜尋: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八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六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二月 2018
    五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月 2016

    按類別搜尋:

    全部
    EdPost
    GRWTH
    Oh!爸媽
    POPA Channel
    商業電台
    喜樂少年
    明報 教得樂 Happy Pama
    有線新聞
    親子王
    香港01
    香港電台
    黃巴士

    RSS 訂閱

©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2022 版權所有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主頁
  • 足跡
    • 我們的發展
    • 「感.創.做」實況 >
      • 2019-2022 計劃第二階段實況 >
        • 教師培訓 >
          • 教師培訓 2021-2022
          • 教師培訓 2020 - 2021
          • 教師培訓 2019 - 2020
        • 跨校共學
        • 課堂剪影 >
          • 課堂剪影 2021 - 2022
        • 家長教育
      • 2016-2019 計劃第一階段實況 >
        • 跨校共學 >
          • 聯校教師發展日
          • 教師發展營
          • 聯校LBD經驗分享會
          • Living Values Educator Training Workshop
        • 家長教育 >
          • “正向溝通”家長講座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智樂家長遊戲講座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一年級家長觀課
          • 「感.創.做」親子體驗日
        • 課堂實況 >
          • AMLBD 半天「感.創.做」+ FUN DAY
          • 智樂兒童遊戲日:讓孩子自由玩!
          • AMLBD 半天「感.創.做」
          • 「感.創.做」體驗日
          • 「感.創.做」展示日
          • 半天「感.創.做」 >
            • 低年級:和哥哥組
            • 低年級:摩菲亞哥哥組
            • 低年級:富爸爸組
            • 低年級:Tiffany姐姐組
            • 高年級:《衫。文字》
            • 高年級:《反轉西貢》
            • 高年級:《堅樂小食茶餐廳》
            • 高年級:《社區建築師》
            • 高年級:《圓夢計劃》
          • 「感.創.做」體驗日
          • 全天候「感.創.做」 >
            • 小一
            • 小二
            • 小四
            • 小五
            • 小六
          • 「感.創.做」大本營展示日
          • 智樂遊戲日
          • 「感.創.做」大本營派對
          • 「感.創.做」課堂 >
            • 設計課
            • 自造課
            • 遊戲課
            • 閱讀課
          • Big Space 留白時間
        • 教師培訓 >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教師發展工作坊
          • LBD 教師發展日
          • 芬蘭之旅家長晚會
          • 智樂老師培訓工作坊
          • 課後教師發展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增長思維與固定思維
          • 我們的芬蘭之旅
          • 教師發展日:「適異學習」工作坊
          • 教師發展日:教師也來做中學!
          • 首屆基礎工作坊 >
            • 第一節:遊戲的理由
            • 第二節:設計的理由
            • 第三節:自造的理由
            • 第四節:閱讀的理由
            • 第五、六節: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 老師鬆一鬆
      • 一路走來 >
        • 第二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三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四間支持LBD的小學
        • 第五間支持LBD的小學
    • 參與學校
  • 成效
  • 同行共學
    • 核心理念
    • 教學設計示例(一): 1 年級主題-〈獨特的我〉
    • 教學設計示例(二):2 年級主題-〈健康的我〉
  • 師生故事館
  • 媒體報導
    • 所有媒體報導
    • 明報系列報導
    • 明周文化系列報導
    • 芬蘭之旅系列報導
  • 一起築夢
    • 出版物
    • 常見問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