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節: 評估的理由及課程設計
導師:梁幗慧博士

一節精心設計的音樂課,要學生看音樂劇、唱英文歌、老師希望他們了解音樂劇與歌劇的分別,也向學生問問題,讓他們回答,而老師對學生的答案及在課堂的表現亦予以適當的讚許,這看似一節很好的課堂──老師教了自己想教的──但學生卻學到了些甚麼?
梁博士將她其中一個大學實習學生的這一課重演一遍,由參加工作坊的老師扮演學生。那實習老師做到了高水平的備課,但當反思之後,這實習生卻落淚,說:「我沒想過我不是在教音樂。」
一如其他學科,老師在備課時,目的是希望把課程教完,還是想著如何令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學到這個課題,又或,能否讓學生透過這個課題,引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即使內容是在課程以外?
這次工作坊以四個層次:
1. 模擬課堂
2. 以跳舞讓老師反思評估與學習經驗的關係
3. 挑戰老師在三十分鐘內設計一個跨學科課程
4. 紐約高小及中國安吉的幼兒體驗教育實例
希望讓老師初步感受到主題式的協作學習,或許在運作上會看似比一般「坐定定」的課堂稍為混亂及嘈吵,但學生卻在專注地合力解決問題,而老師的工作,是要儘量減低自己主導,讓學生多表達,多討論、多嘗試、多從犯錯中學習,並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鼓勵及協助,做到真正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讓他們能全人發展,自主學習。
梁博士將她其中一個大學實習學生的這一課重演一遍,由參加工作坊的老師扮演學生。那實習老師做到了高水平的備課,但當反思之後,這實習生卻落淚,說:「我沒想過我不是在教音樂。」
一如其他學科,老師在備課時,目的是希望把課程教完,還是想著如何令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學到這個課題,又或,能否讓學生透過這個課題,引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即使內容是在課程以外?
這次工作坊以四個層次:
1. 模擬課堂
2. 以跳舞讓老師反思評估與學習經驗的關係
3. 挑戰老師在三十分鐘內設計一個跨學科課程
4. 紐約高小及中國安吉的幼兒體驗教育實例
希望讓老師初步感受到主題式的協作學習,或許在運作上會看似比一般「坐定定」的課堂稍為混亂及嘈吵,但學生卻在專注地合力解決問題,而老師的工作,是要儘量減低自己主導,讓學生多表達,多討論、多嘗試、多從犯錯中學習,並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鼓勵及協助,做到真正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讓他們能全人發展,自主學習。